为文章取这样一个皇皇的题目并不是危言耸听,而是想要表达一些在这半年的旅行中成网络的所思所感,或者说,一些经由反思的发现。在我探索的五十多家书店中,我注意到有那么一批,他们内含“非国营、非连锁,具有人文社科精神”(城市之光书店创始人语)的特征,我们将其称之为“独立书店”。这些书店处于不同的城市,受到不同的区位因素和经营理念,在商品服务和营销策略上产生了鲜明的差异。同时,他们也经历着不同的命运——有的依旧延续着旧日文化圣地的光芒;有的生机勃勃,不断开拓新的领域;有的业已蜷缩至城市一角,还有的尚在封控低迷的余波中苦苦挣扎。在此,我根据新闻采访和实地调查,总结了十三家独立书店的故事,并分析了它们共同的特点与独特的生存之道,与众多热爱文化的朋友一齐分享。以下是这些书店的基本信息:

图片1.png

独立书店的分类

在探讨此问题之前,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诸独立书店的经营特征:

图片2.png

独立书店分类的指标正是按照其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划定的。一是所提供实体商品的特征。书店所提供的实体商品大概有书籍、食品和文创产品三类。在此我们以书店学术书籍的占比进行划分,在这一维度上,学术书籍占比高的,则被称为“学术书店”,占比低的,则被称为“文艺书店”。这一标准的局限在于“学术书籍”的判断具有主观性和专业性,因此在评估这一指标时通常需要咨询人文社会科学专业人员的意见。二是书店空间内人员的交互性,这里说的“交互”不是读者和店主之间所发生的商业上的交换关系,而是在这一场域内顾客与顾客,顾客与店主之间所发生的文化互动。交互可以是有形的,也可以是无形的。形象化的“交互”指书店内举办的文化活动和人群在书店中有关文化的交流,这也是交互的形式。而抽象化的“交互”指人群在这些活动和交流所产生的精神共振,这则是交互的内容。人员交互性强的书店,我们一般称为“沙龙书店”,人员交互性弱的书店,我们一般称之为“核心书店”(以书籍的推广与销售为核心)。

我们以“学术性”和“交互性”为轴,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,得到的分类结果为:

  • 学术核心书店:万圣书园、诚与真书店
  • 文艺核心书店:又合书店、泉之旧书社
  • 学术沙龙书店:诗云书社
  • 文艺沙龙书店:一束光书店、目录书店、城市之光书店、土拨鼠书店、想像书店、老张书舍、境自在书店、春山

根据在坐标系中的空间分布我们可以得到结论一:当前主流的独立书店类型,是选品上以文学艺术书籍为主,同时举办多种文化活动,使顾客与书店高度融合的文艺沙龙书店。不是每一个城市都适合开设学术书店,且学术书店的本地市场特别容易饱和。是否在学术书店内举办沙龙,在主观上看书店经营者个人的初衷和理念,在客观上要看经营者背后的个人能力和人际资源。

接下来,我们将刚才的分类中加入“经营者出身”(经营者在开书店前的职业)这一变量,得到以下的关系:

  • 学术核心书店:万圣书园(教师)、诚与真书店(编辑、书店店主)
  • 文艺核心书店:又合书店(艺术家)、泉之旧书社(书贩)
  • 学术沙龙书店:诗云书社(编辑)
  • 文艺沙龙书店:一束光书店(艺术家)、目录书店、城市之光书店、土拨鼠书店(书店店员)、想像书店(艺术家)、老张书舍(主编)、境自在书店(会计)、春山

我们可以得到结论二:独立书店,尤其是学术书店的经营者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,最好具有相关行业从业经历,或具有书籍文化的专业性知识,一个只倾心独立书店氛围或生活方式,但对书籍并不感兴趣的人,是无论如何都开不好一家独立书店的。

独立书店的顾客

吸引足量且稳定的顾客是独立书店经营中最难的环节。由于独立书店出售的书籍在社会上属于“小众读物”,且受到互联网在文化和商业领域的广泛影响,在独立书店购书的顾客在绝对数量上并不算多。更多人来到独立书店,仅仅是将其作为打卡拍照的人文景观,或是能够寻求身份认同的公共领域。为此,独立书店应明确不同顾客的需求,并拉近他们与独立书店的距离。

第一类顾客就是教师、学生、作家等知识分子。这一类群体的特征是重视精神需求,注重个人身份。因此他们往往是独立书店的主要消费人群,其中具有一定消费能力且生活压力较小的大学生占基础地位。但学生消费者群体并不是稳定的消费群体,毕业往往标志着他们与这座城市的告别,大多也标志着与这座城市中独立书店的告别。独立书店经营者应采取一定措施使学生消费者固定化,也就是当他不在这座城市生活后,也能想到之前的独立书店,并且愿意为其消费。在此我有以下两个策略性的建议:对于学术书店而言,最好的方法是用绝版书或者是学术性强而小众的书籍抓住他们的心,让他们形成“别的地方买不到的书可以在这里买到”的意识。对于文艺书店而言,可以才用刚才所说的办法,也可以增强书店与顾客的交互,培养顾客对书店的共同记忆和强烈归属感,这样一来,书店对于他们而言就成为了青春的一部分,等到他们再踏上前往这座城市的旅途时,也不会忘记再去看一眼之前的书店。

第二类顾客则是书店周边的居民、职工。虽然这些顾客较为稳定,但看似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,因为一部分人并没有阅读的习惯,加之许多独立书店因巷幽店小而不为人知,这些顾客好像只会活在“存量”里。因此争取这类顾客的难点不在保存而在吸引他们的注意。开展文化活动或者是微市集是个也许好主意,这样可以把人都吸引到店里来,这样留下真正喜爱阅读的顾客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。第二类顾客里的重点关注对象,一是年轻女性,特别是年轻的单身白领女性,她们有一定的精神需求,文化水平和消费水平都处于较高层次,也有一定的休闲时间,往往文艺书籍和文化沙龙是她们的偏爱。二是周边的退休老人,尤其是退休的老干部、老教师和老工人,他们有大量的空闲时间,但有些人并不能适应信息化的休闲娱乐方式,因此可以使用传统文化书籍和二手书籍吸引他们。在这里多说一句,一些独立书店在运营时总会带有一种自命不凡的情怀,以一种精英主义的眼光认为自己打造的精神家园是“非大众的”和“文艺的”,虽然拒斥了当代的“文化工业”的垃圾产品,但也拒斥了大众本身。大众并不是不喜欢读书,有些人只是没有读书的契机或者习惯性地被“文化快餐”所占据,如果给他们一个捧起书本的机会,还是有一些人会选择读书这项活动,也许他们读不懂古典学、读不懂法哲学,但是小说、散文、诗歌、科普作品、社会生活史、文采斐然的实地研究报告———这些很有可能成为他们书桌上的常客。能够促成这项转变的关键,在于经营者是否愿意将其作为独立书店的服务对象,是否能够为他们介绍趣味且适合阅读的书籍。

第三类顾客则是外地来访的游客。一部分是专程来书店买书看书的,另一部分则是来此拍照打卡或偶然闯入的。对于后者,往往是书店经营者又爱又恨的存在,爱,则是他们上传社交媒体的照片可以为书店增加曝光度,恨,则是他们其中的大多数人只是对准镜头惺惺作态,在闪光灯下扭几下身姿便飘然离去。我之所见,在旧书店里自拍者有,把猫带进书店任其熊奔豖突者有,买下一张明信片便匆匆告辞者有,拿明信片盖藏书章者更有之,一片“毁灭文化”、“焚琴煮鹤”之势。许多书店经营者表示,想要“纯粹”的书店,或云希望顾客能把注意力放在书上。但一个矛盾且现实的问题时,爱书之人,由如何得知有这样一片天地呢?书店经营者呕心沥血撰写的新书推荐,百余观看,一二点赞,而几张照片的探店笔记,附以“city walk”的标签,便能获得成千上万的观看,的确能吸引到不少喜爱阅读的人前往。因此与其挂着一副“反对拍照”的面孔,不如大大方方的让游客拍照,只是在拍的过程中,可以提醒他们稍微注意一下店里的书籍,也许能够碰上他们中意的,这世上便多了一个读书的人。

独立书店的商品与服务

选品和进货

无论是文艺书店还是学术书店,选品只有一个原则:“精而新”。如果投资多、门面大,在选品的目类上便可以广博一些,在每个目类中的选品可以精深一些。但如果书店仅有区区一隅,摆不下太多书籍,而又想提高书店选品的含金量,这时候有三种办法可供参考:其一是根据自己的阅读谱系,选择自认为好的书购进,这样的好处是能够向读者展示一种思想脉络,但弊端在风格的个人化倾向明显,读者不买账。二是舍弃目类的丰富性,对准一个方向,进购不同层次的该方向书籍,成为专业化书店。这样做的好处是能保证选品的深度和市场的独占性,弊端是针对顾客范围太窄,且容易被文化监管部门找麻烦。最后一种办法是,选择每个目类中的经典著作+学术前沿著作。这样的好处在于既保证了选品的质量,又能够拓宽读者的选择,但弊端在于经营者必须对其选择的每种目类都有所了解。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,是按照出版社或丛刊订购。出版社如商务印书馆、中华书局、三联书店、上海古籍出版社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、讲谈社等,丛刊如汉译世界学术名著系列、理想国译丛、三联当代学术丛书、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等。从其中选择自己需要的书目,可以省去大量搜索的时间。

在进货上,进新书,一定要找出版社,进旧书,要有门路。但从进新书上来说,能直接找到出版社并从中进购和自己通过其他渠道进货,中间的利润大为不同。从出版社批量进货,大概可以做到按定价五折出售还有赚头,但是从别的渠道进货,一本书按定价出售也只能获得几元的利润。

文化活动

能不能办起文化活动,关键在于书店经营者的人脉关系,如果认识文艺工作者和大学教授,那么举办文化活动只需考虑宣传的问题。如果找不到专业人士办文化活动,考虑和周边的大学社团合作也是一个好的选择。

在文化活动的选择上,文艺书店和学术书店的路线可以存在差异。学术书店可以举办更多讲座式的活动,并且要努力扩张活动内容的广度,也就是说,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后现代哲学,无论是实证研究还是理论研究,只要能够找到资源,都可以开办,开办活动最重要的是能够让读者有所得,讲师的名气和内容要能够撑得起书店的招牌。文艺书店举办的活动应讲求形式的多样性,观影会、读书会、话剧、摇滚乐、茶会,只要与书店气质相符合,场地允许的活动都可举办,举办这些活动最重要的是突出读者的深度参与,也就是说,要让读者“玩得尽兴”,让读者感受到这里是“志同道合的人相互交流的平台”。

文化活动是否收费的问题,不必做太多的讨论,因为一家有一家的办法。个人的想法是,文化活动不需要另外收费,有落座消费要求的书店收个落座费就行了,有材料消耗的计算一下材料成本,看看是否需要收取材料费。活动是给书店增色的,并不是能够拿来赚钱的服务,因为一旦收费的话,我何不去音乐厅和话剧厅呢?如果有人想要卖讲座票什么的,我的评价是纯脑瘫。

会员

会员是独立书店保有常客的一种方式。我对此的评价为:可以搞,但是不要犯傻。一句话来说就是,不要让那些能够免费获得的东西变成收费项目。

独立书店的会员特权最好从出售商品方面考虑,比如图书、饮品、文创产品的折扣,再比如积分制、充值制,能够让会员感觉到的的确确受惠是这些制度的关键。千万不要把文化活动变成会员制的,因为文化活动的价值已经融入书店商品的价值中了,而且,如果文化活动采用会员制的话,顾客为什么不在网上找免费的看呢?你说身临其境的氛围感?有几个人愿意为氛围感付费?

一些寄语

“社交媒体挤占了人们大量的时间,看书的人越来越少了,而且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在网络上买书,线下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。”这是我听到独立书店的经营者抱怨最多的地方。但是,一家独立书店能够生生不息,就应该将其作为前提而非遭遇看待。在互联网时代的独立书店,应该好好考虑自己所能够提供的商品是什么?是单纯的书籍?还是书籍与其背后相关的文化服务,包括从中折射出的人文精神?

在此改编梅先生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尾:“书店不可有傲气,而书店人不可无傲骨。”独立书店最难的业务,则是平衡理想和现实的分量,也就是说,独立书店应该既能够让更多人感受到其存在的价值和知识的光辉,又不会因为一味迎合顾客而流于商业化的窠臼。吸引人,改变人,从这方面来说,这里的独立书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